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屈原——宋欧阳修《鱼家傲》(五月榴花妖艳烘)
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
精魂飘何在,父老空哽咽。
至今仓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
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
——宋苏轼《屈原塔》
好酒沈醉酬佳节,十分酒,一分歌。
——宋苏轼《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》
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鬣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
——宋苏轼《浣溪沙端午》下阕
入袂轻风不破尘,玉簪犀壁醉佳辰。
——宋苏轼《浣溪沙端午》
小团冰浸砂糖裹,有透明角黍松儿和。
——宋张耒失调名《端午》词断句
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讵能还。
国亡身殒今何在,只留《离骚》在世间。
——宋张耒《和端午》
粽团桃柳,盈门共饮,把菖蒲、旋刻个人人。
——宋秦观失调名《端午》词断句
舣彩舫,看龙舟两两,波心齐发。奇绝。
难画处,激起浪花,飞着湖间雪。
画鼓喧雷,红旗闪电,夺罢锦标方彻。
——宋黄裳《喜迁莺端午泛湖》
朱颜老去,清风好在,未减佳辰欢聚。
趣腊酒深斟,菖蒲细糁,围坐从儿女。
还同子美,江村长夏,闲对燕飞鸥舞。
——宋晁补之《永遇乐端午》
高咏楚辞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
榴花不似舞裙红。
无人知此意。
歌罢满帘风。
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
酒杯深浅去年同。
试浇桥下水。
今夕到湘中。
——宋陈与义《临江仙》
梅夏暗丝雨,春秋扇浪风。
香芦结黍趁天中。
屈原是“楚辞”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,开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传统。屈原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。他被后人称为“诗魂"。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屈原的名言警句,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。
1、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(《离骚》)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出自于屈原的名作《离骚》,意思是说:在追寻真理方面,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,但我将百折不挠,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。
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:虽然现实很黑暗、很残酷,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、很遥远,但是,“我”(即屈原)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,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、不屈、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。
2、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。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《卜居》
寓意是:再高明的人都有他的短处,再平庸的人也有他的长处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足之处,再聪明的人也有他不明白的时候。
杂申椒与菌桂兮,岂维纫夫蕙芷!(离骚)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(离骚)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(离骚)
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(离骚)
乘骐骥以驰骋兮,来吾道夫先路也。(离骚)
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(离骚)
指九天以为正兮,夫惟灵修之故也。(离骚)
吾令凤鸟飞腾兮,继之以日夜。(离骚)
时缤纷其变易兮,又何可以淹留?(离骚)
嫋嫋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(九歌)
沅有芷兮醴有兰,思公子兮未敢言。(九歌)
乘龙兮辚辚,高驰兮冲天。(九歌)
青云衣兮白霓裳,举长矢兮射天狼。(九歌)
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,路险难兮独后来。(九歌)
风飒飒兮木萧萧,思公子兮徒离忧。(九歌)
春兰兮秋菊,长无绝兮终古。(九歌)
何灵魂之信直兮,人之心不与吾心同!(九章·抽思)
心郁郁之忧思兮,独永叹乎增伤。(九章·抽思)
曾不知路之曲直兮,南指月与列星。(九章·抽思)
世溷浊莫吾知,人心不可谓兮。(九章·怀沙)
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,故将愁苦而终穷。(九章·涉江)
余将董道而不豫兮,固将重昏而终身。(九章·涉江)
苟余心之端直兮,虽僻远其何伤?(九章·涉江)
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齐光。(九章·涉江)
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。(渔父)
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(渔父)
薄暮雷电,归何忧?(天问)
魂兮归来!(招魂)
目极千里兮,伤心悲。(招魂)
世溷浊而不清: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(卜居)。
关于屈原的故事
屈原本为楚国重臣,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任左徒,常与怀王商议国事,参与法律的制定。同时主持外交事务。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,共同抗衡秦国。在屈原努力下,楚国国力有所增强。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,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。怀王二十四年,屈原被逐出郢都,流落到汉北。
流放期间,屈原感到心中郁闷,开始文学创作,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。
后来曾经被召返。怀王三十年,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,执意入秦,被扣留,后来客死秦国。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,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,再次驱逐屈原。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。顷襄王二十一年(前278年),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,攻破了郢都,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。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,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。
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人们吃粽子,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。据闻一多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,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,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,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。
关于屈原的故事
本文来自网络, 转载请注明出处:
- 上一篇 :
- 下一篇:没有了